【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关系,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关键环节。其中,“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党建工作机制,对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是指通过组织安排或个人主动方式,使党员与普通群众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联系渠道,倾听民意、反映诉求、解决困难,从而拉近党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这一制度不仅是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新时代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
在具体实践中,党员联系群众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通过定期走访、电话沟通、微信群交流等形式,及时了解群众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有的则结合自身岗位职责,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政策宣传、志愿服务和矛盾调解等工作。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也提升了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部分党员对联系群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个别地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导致制度执行流于表面。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结果运用,确保制度落地见效。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党员联系群众的效率和覆盖面。例如,建立线上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问题反馈和跟踪处理等功能,让群众更加便捷地与党员沟通互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构建更加开放、透明的党群关系。
总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持续深入推进。只有不断优化机制、创新方法、夯实基础,才能真正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目标,为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