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材分析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寓言故事。文章通过老屋一次次帮助小动物的故事,展现了老屋的善良与无私,传递出“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语言生动形象,情节富有童趣,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老屋的善良品质,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温暖情感,并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美感。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想象表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独立阅读短文并理解基本内容。但对文本的深层含义和情感体验还需进一步引导。他们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对于有情感色彩的文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正确认读并书写生字词。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和主要情节。
- 学习通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形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 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进行合理想象和推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老屋的善良与无私,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 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学会感恩与回报。
四、教学重难点
- 重点: 理解老屋的形象特点,体会其善良与无私的精神。
- 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总也倒不了”的象征意义。
五、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课文插图、朗读音频)
- 生字卡片
- 小动物头饰(用于角色扮演)
- 黑板或白板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教师出示“老屋”的图片,提问:“你们见过老屋吗?你觉得老屋是什么样子的?”
2.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老屋。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老屋’的故事,题目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带领学生认读、书写。
3. 提问: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它遇到了哪些小动物?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分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 老屋第一次遇到谁?它做了什么?
- 老屋第二次遇到谁?它又做了什么?
- 老屋第三次遇到谁?它为什么没有倒?
2. 小组讨论:老屋为什么愿意帮助这些小动物?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老屋虽然破旧,但它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所以“总也倒不了”。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角色扮演活动:
- 学生分组,分别扮演老屋、小猫、母鸡、小蜘蛛等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 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增强表现力。
2. 情感升华:
-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像老屋一样帮助过别人?或者被别人帮助过?”
-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感悟助人为乐的快乐。
(五)总结升华(5分钟)
1. 教师总结:老屋虽然老了,但它用爱心守护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生命,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 布置作业:
- 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心中的老屋》。
- 画一幅“老屋”的图画,并配上一段话。
七、板书设计
```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老屋:善良、无私、乐于助人
小动物:小猫、母鸡、小蜘蛛
主题:助人为乐,爱心永存
```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在角色扮演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但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总也倒不了”的象征意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本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