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愧怍(zuò)荒谬(miù)颓唐(tuí)
B. 烦躁(zào)嶙峋(lín)愧疚(jiū)
C. 呵斥(hē)蹒跚(pán)琐屑(xiè)
D. 诘问(jié)惨淡(cǎn)狼藉(jí)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交头接耳重峦叠嶂天衣无缝
B. 情有可原莫名其妙张皇失措
C. 微不足道触目伤怀不能自已
D. 精疲力竭举箸提笔情郁于中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们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B. 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C.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体育也很好。
D. 这个问题能否解决,取决于大家的共同努力。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站在山顶,俯瞰着脚下连绵起伏的群山。
B. 老师对他的进步感到欣慰。
C. 他说话总是咄咄逼人,让人难以接受。
D. 她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赢得了一片掌声。
5. 下列诗句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B.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
C.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6. 下列关于《背影》一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背影”为线索,贯穿全文。
B. 作者通过描写父亲买橘子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父爱。
C. 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父亲的背影象征着亲情的温暖与伟大。
7.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B.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C. 陶后鲜有闻(新鲜)
D.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8. 下列句子中,属于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他像一只受伤的小猫一样蜷缩在角落里。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C. 他的话让我感到无比温暖。
D. 风吹过田野,带来阵阵清香。
9.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是唐代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B. 《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
C.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苏轼的作品。
D. 《陋室铭》是唐代刘禹锡的作品。
10.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通过对阿长的回忆,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与感激。
B. 《老王》一文中,杨绛通过老王的遭遇,揭示了社会的冷漠与人性的善良。
C. 《春望》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写的诗,抒发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 《石壕吏》是白居易的作品,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春望》中,写战火连绵、家书难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雁门太守行》中,表现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赤壁》中,表达历史兴亡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饮酒》中,表达诗人超脱世俗、悠然自得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大帽,穿着黑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 选段出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2分)
2. 选段中“他”指的是谁?为什么“我”的眼泪流下来?(4分)
3. 请找出文中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并分析其作用。(4分)
4. 结合全文,说说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四、作文(30分)
题目:难忘的一件事
要求:
1. 写一篇记叙文,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2. 字数不少于600字;
3. 注意语言流畅,结构清晰,适当运用描写手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C
3. D
4. C
5. B
6. D
7. C
8. A
9. C
10. D
二、填空题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三、阅读理解
1. 《背影》,朱自清
2. 父亲,“我”被父亲的爱和辛劳所感动
3. 探身、攀、缩、倾,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突出父爱的伟大
4. 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沉的感激与思念之情
四、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