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千年梦圆在今朝》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中华民族从古代对飞天的梦想到现代航天事业取得重大突破的历程。文章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我国科技发展的伟大成就,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及其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拓展知识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追求梦想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千年梦”与“今朝圆”的联系,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技发展与国家强盛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如神舟飞船发射实况)。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有关中国航天发展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播放一段关于中国航天成就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 提问:“你们知道‘飞天’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说‘千年梦圆在今朝’?”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不理解的字词。
- 教师讲解重点词语,如“九天揽月”“嫦娥奔月”等。
- 指名朗读,检查朗读情况。
3.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20分钟)
- 分段落讲解,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提到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 引导学生比较古代神话与现代科技之间的联系,体会“梦”与“圆”的含义。
- 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千年梦圆在今朝”?
4. 课堂小结(5分钟)
-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总结“梦”与“现实”的关系。
- 布置作业: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
第二课时
1. 复习导入(5分钟)
- 复习上节课内容,抽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 提问:“你认为实现梦想需要什么?”
2. 深入探究,情感升华(20分钟)
- 分组讨论: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 角色扮演:学生分别扮演科学家、航天员、普通百姓,表达对航天事业的看法。
-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爱国情感和奋斗精神。
3. 拓展延伸,联系实际(10分钟)
- 展示中国近年来的航天成就图片或视频,如“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等。
-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并思考如何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4.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 总结课文主旨,强调科技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关系。
- 布置实践性作业:制作一份“中国航天成就”手抄报。
六、板书设计
```
千年梦圆在今朝
古代——飞天梦想
现代——航天成就
原因:科技发展、民族精神、不懈奋斗
意义:民族自豪、国家强盛
```
七、教学反思
本课以情感为主线,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引导。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提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