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随着学期的临近尾声,八年级的学生们迎来了本学期最重要的考试之一——语文期末考试。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以下是一份基于人教版教材内容编写的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并附有参考答案,供学生自查与教师参考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嶙峋(lín)
B. 萌芽(méng)
C. 沧桑(cāng)
D. 玷污(diàn)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提高了认识。
C. 我们要发扬传统美德,防止不文明行为发生。
D. 他今天心情很好,所以表现得特别积极。
3. 下列诗句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同的是( )
A.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4. 下列文学常识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作品。
B.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
C. 《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禅的奏章。
D. 《背影》是鲁迅的作品。
5.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提出)
B.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
C. 或置酒而招之(或者)
D.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三峡》一文中描写夏季江水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借月夜美景表达自己豁达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爱莲说》中,周敦颐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陋室铭》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王勃的《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落,完成后面的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嗜学:_________________
(2)假借:_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句子:“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嗜学”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窗外的梧桐树在风中轻轻摇曳,叶子沙沙作响。我坐在书桌前,望着桌上摊开的课本,心中却充满了迷茫。这学期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压力也随之而来。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继续学习下去……
1.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迷茫”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状态?(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如何面对这样的压力?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真实,语言流畅,结构清晰,情感真挚。
五、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A
3. C
4. D
5. B
二、填空题
1.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3.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 滕王阁序
三、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
1. (1)爱好学习;(2)借
2. 抄完后,赶快送回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时间。
3. 表达了作者勤奋好学、诚实守信的精神。
4. 略
(二)现代文阅读
1. 动作描写、环境描写
2. 表达了作者对未来不确定、缺乏信心的心理状态。
3. 略
四、作文
略
这份试卷紧扣教材内容,注重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的考查,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复习并提升语文素养。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