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2019年全国卷(III)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2025-07-05 07:40:50

问题描述:

2019年全国卷(III)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这个怎么解决啊?快急疯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5 07:40:50

2019年全国卷(III)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简称“高考”)语文科目考试,是众多考生在高中阶段面临的最重要的一场考试之一。其中,全国卷III作为使用范围较广的试卷类型之一,其命题风格和考查内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将对2019年全国卷III语文试卷进行逐题解析,帮助考生更深入地理解试题结构、命题思路及答题技巧。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本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题目设置较为基础但要求逻辑清晰。

第1-3题:

题目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展开,考查学生对文本主旨的把握和推理判断能力。这类题目通常需要学生准确提取关键信息,并结合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建议考生在做题时注意关键词句,如“核心价值”、“文化传承”等,有助于快速定位答案。

第4-6题:

此部分涉及对文本论证方法的分析,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考生需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识别作者的观点并分析其支撑依据。此类题目常考察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建议在复习时加强议论文写作训练。

二、古代诗文阅读

这部分包括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是语文试卷中难度较高的部分之一。

第7-10题:文言文阅读

文章选自《宋史·范仲淹传》,内容围绕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及治国理念展开。题目考查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理解和整体文意把握。考生在备考时应注重积累常见文言词汇和语法结构,同时培养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背景知识。

第11-12题:古诗词鉴赏

选取的是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意象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建议考生在平时多读经典诗词,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并能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

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包括词语辨析、病句修改、语句衔接等内容。

第13-15题:

考查成语使用、近义词辨析及语境理解。此类题目看似简单,但实际考查的是学生对语言细微差别的敏感度。建议考生在日常学习中注重积累常用成语和固定搭配,避免望文生义。

第16-17题:

涉及句子的连贯性与逻辑性,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选择最合适的语句或调整语序。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语感和逻辑推理能力,建议通过大量练习提升语感。

四、写作部分

作文题目为“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属于典型的议论文命题。题目贴近现实生活,强调价值观引导,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现象,表达个人见解。

审题要点:

- “热爱劳动”是核心主题,需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 强调“从我做起”,体现个人行动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 鼓励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实,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写作建议:

- 开头可引用名人名言或历史事例引入主题;

- 中间部分可分论点论述,如劳动的价值、劳动的意义、如何践行劳动精神等;

- 结尾应呼应开头,升华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态度。

总结

2019年全国卷III语文试卷整体难度适中,兼顾基础与能力考查,既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强调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对试卷的逐题解析,可以看出命题者在考查方式上更加注重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建议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同时加强阅读理解与写作训练,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只有在扎实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思维深度,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