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人教版《将进酒》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其诗歌风格,掌握《将进酒》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 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思想内涵,体会诗人豪放不羁、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
- 学习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偶、比喻等),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诵读、赏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情感。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李白积极进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感。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
- 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掌握其语言风格与艺术特色。
- 分析诗中表现的豪放情怀和人生感悟。
- 教学难点:
- 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等名句的深层含义。
- 探讨诗歌中“及时行乐”与“人生短暂”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朗诵音频、相关图片、背景资料等)。
- 《将进酒》课文文本及相关拓展阅读材料。
2. 学生准备:
- 预习课文,查阅李白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诗歌背景。
- 准备笔记本,记录课堂笔记和思考问题。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感知
1. 导入新课(5分钟)
- 以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 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及其在唐代诗歌中的地位。
2. 初读课文(10分钟)
-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朗读节奏与情感表达。
-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 文本分析(15分钟)
- 分组讨论:诗歌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诗歌结构,明确“劝酒—抒情—感慨—展望”的思路。
第二课时:深入赏析
1. 语言品味(10分钟)
- 重点讲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句子的修辞手法与意境营造。
- 分析“朝如青丝暮成雪”等句子的象征意义。
2. 情感体验(15分钟)
-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谈谈对“人生短暂”的理解。
- 讨论“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3. 拓展延伸(10分钟)
- 比较《将进酒》与其他李白作品的异同,感受其诗歌风格。
- 鼓励学生尝试模仿李白的风格写一首短诗。
第三课时:总结提升
1. 回顾总结(5分钟)
-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对诗歌的理解。
- 提问学生:你从这首诗中学到了什么?
2. 作业布置(5分钟)
-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人生得意须尽欢”的看法。
- 背诵并默写《将进酒》全文。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层次的阅读与讨论,使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到李白豪迈洒脱的人格魅力。同时,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学生个性化的表达与思维训练,提高课堂互动质量。
六、板书设计:
```
《将进酒》——李白
一、劝酒抒怀,感叹人生
二、情感基调:豪放不羁,乐观自信
三、艺术特色:夸张、比喻、对偶
四、主题思想:珍惜时光,积极进取
```
七、教学资源推荐:
- 《唐诗三百首》选读
- 李白传记及相关影视作品
- 《古诗文欣赏》系列书籍
---
以上为原创教案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将进酒》的教学活动,符合八年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语言积累与审美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