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哀溺文序》全文详细翻译】《哀溺文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一篇寓言性散文,通过一个因贪财而溺水身亡的故事,讽刺了那些为利益而不顾生命的人。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
原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行至江心,船败,皆溺。其中一氓,欲登岸,呼曰:“吾富,不与尔同死!”其人笑曰:“若以金与我,我当救汝。”其人曰:“予金千两,不与尔。”其人曰:“吾无金,奈何?”其人曰:“吾亦无金,奈何?”遂俱溺。
翻译:
永州的百姓都擅长游泳。有一天,河水突然暴涨,有五六个百姓乘着小船,行至江心时,船翻了,大家都被淹死了。其中一个人想上岸,大声喊道:“我有钱,不要和你们一起死!”另一个人笑着说:“如果你把钱给我,我就救你。”那个人说:“我有千两黄金,不给你。”那人又说:“我没有钱,怎么办?”那个人说:“我也没钱,怎么办?”于是两个人都淹死了。
文章解析:
这篇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结构紧凑,寓意深刻。作者通过一个简单的溺水事件,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生死关头,金钱并不能救人,反而可能让人失去理智、错失生机。文中“欲登岸”之人本可自救,却因执着于金钱而错过了求生的机会,最终与他人一同丧命。
柳宗元借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只知追逐财富、忽视生命价值的人。他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性弱点的批判,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不可因贪念而丧失判断力。
中考考点提示:
1. 文言实词理解:如“氓”、“暴”、“溺”、“登”等词的含义。
2. 句子翻译:注意文言句式的特殊结构,如“若以金与我”等。
3. 主旨把握:理解文章通过故事传达的寓意。
4. 写作手法:分析寓言体裁的特点及讽刺意味。
学习建议:
- 多读多背,熟悉文言词汇和句式;
- 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内容;
- 思考文章背后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启示;
- 适当拓展相关作品,如柳宗元的其他寓言或散文,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通过学习《哀溺文序》,我们不仅能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还能从中获得关于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希望同学们在备考中认真对待这篇经典之作,打好文言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