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2025-07-10 23:11:01

问题描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译文、原文、翻译对照,急到原地打转,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0 23:11:0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译文、原文、翻译对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对友人王昌龄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的深切关怀与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杨花已经凋谢,杜鹃鸟也在啼叫,

听说你已路过五溪,前往龙标。

我把满腹的忧愁寄托给明月,

让它随风飘到遥远的夜郎西部。

翻译对照解析:

1.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是指柳絮,象征着春天的逝去;子规即杜鹃鸟,其叫声凄凉,常用来表达离别与哀愁。这一句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时也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伤氛围,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2. “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道”意为“听说”,说明诗人是从他人处得知王昌龄被贬的消息。“龙标”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南黔阳;“五溪”指沅水上游的五条溪流,是古代通往西南边陲的要道。这句诗表明王昌龄的贬谪之地偏远,路途艰难。

3. “我寄愁心与明月”

诗人将内心的忧愁寄托于明月,体现了他超脱现实、借自然之物抒发情感的浪漫主义风格。明月在古诗中常象征思念与希望,这里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

4. “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郎”是古代西南的一个小国,位于今贵州一带,此处代指王昌龄的贬谪之地。诗人希望明月能带着他的思念,穿越风霜,抵达友人身边,表达了深切的同情与祝福。

总结:

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却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李白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既表达了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也展现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明月”这一意象,诗人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整首诗充满诗意与哲理,成为唐代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