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一、活动名称:
《我的情绪小怪兽》
二、活动目标:
1. 认识基本的情绪,如开心、生气、难过、害怕等。
2. 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增强自我认知能力。
3. 通过游戏和故事引导幼儿正确面对情绪,培养积极的心态。
三、活动准备:
1. 情绪卡片(图片形式):包括开心、生气、难过、害怕等表情。
2. 音乐《情绪小怪兽》(可自创或选用轻快的儿歌)。
3. 小道具:彩色贴纸、画纸、彩笔、小动物玩偶等。
4. 教师提前准备好与情绪相关的简短故事。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亲切的语气向孩子们问好,并播放轻松的音乐,营造愉快的氛围。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今天的心情是怎样的呀?是开心还是难过?”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给予回应和肯定。
2. 情绪认识(10分钟)
教师出示情绪卡片,逐一介绍每种情绪的名称和表现方式。
例如:
- 开心:眼睛弯弯,嘴巴笑。
- 生气:眉头皱起,脸红红的。
- 难过:低头不说话,眼泪汪汪。
- 害怕:躲起来,紧紧抱住玩具。
通过模仿动作和表情,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各种情绪。
3. 情绪小剧场(10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简短的小故事,内容涉及不同的情绪体验。
例如:“小兔子今天早上起床后发现自己的玩具不见了,它很着急,然后慢慢找到了玩具,变得开心了。”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幼儿扮演角色,让他们尝试表达出自己所感受到的情绪。
4. 情绪绘画时间(10分钟)
每位幼儿领取一张画纸和彩笔,鼓励他们画出自己今天的心情。
完成后,教师请个别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并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情绪,为什么这样画。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情绪,这是正常的。
同时引导幼儿学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比如告诉老师、朋友,或者通过画画、唱歌来释放情绪。
五、活动延伸建议:
1.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随时观察并引导幼儿表达情绪。
2. 家长可以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情绪日记”活动,记录每天的心情变化。
3. 可以将本次活动延伸为“情绪小卫士”主题周,开展更多相关活动。
六、活动反思:
本活动通过多种互动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和表达情绪,增强了他们的心理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情境,进一步提升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
备注: 本教案根据中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性,旨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情绪认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