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第二十一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2025-07-17 12:39:46

问题描述:

第二十一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有没有人理我啊?急死个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7 12:39:46

第二十一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最终被毁灭的惨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遗产遭受破坏的痛心以及对侵略者暴行的谴责。文章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爱国教育意义。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圆明园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并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 学习通过对比手法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多媒体辅助等方式,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 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深入思考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及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树立“铭记历史,振兴中华”的信念。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 理解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之间的强烈对比,体会作者的情感。

- 难点: 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认识圆明园毁灭的深层原因,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括圆明园图片、视频资料)

- 圆明园相关历史资料

- 学生预习课文并查阅相关背景知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圆明园昔日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它曾经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圆明园的辉煌,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 教师讲解重点词语,如“举世闻名”、“瑰宝”、“侵略者”等。

3. 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圆明园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

1. 分段朗读,逐段分析:

- 介绍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建筑规模,突出其“万园之园”的地位。

- 描写圆明园内的珍贵文物和艺术成就,强调其文化价值。

- 第三段:讲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经过,表达作者的愤怒与惋惜。

2.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对比的句子,如“昔日的辉煌”与“今天的废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0分钟)

1. 播放圆明园遗址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沉重。

2. 讨论问题:

- 如果你是当时的中国人,你会有什么感受?

-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历史上的悲剧?

-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3. 教师总结: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文化的损失,更是民族屈辱的象征。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五)布置作业(5分钟)

1. 写一篇读后感,题目为《我眼中的圆明园》。

2. 收集关于圆明园的历史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

3. 预习下一课内容。

六、板书设计

```

第二十一课《圆明园的毁灭》

一、昔日辉煌

- 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 珍贵文物与艺术杰作

二、今日毁灭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文化遗产毁于一旦

三、情感表达

- 对侵略者的痛恨

- 对民族屈辱的反思

四、启示与责任

- 铭记历史

- 爱国爱家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结合历史背景,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意识。今后可进一步拓展课外阅读,深化学生的历史认知与情感共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