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微笑】一、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感受“微笑”带来的温暖与快乐,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
2. 认知目标:理解“微笑”是一种表达友善和友爱的方式,知道微笑可以传递快乐。
3. 行为目标: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微笑,学会用微笑与他人交流。
二、活动准备:
- 图片若干(如:小朋友微笑、老师微笑、陌生人微笑等)
- 音乐《微笑的早晨》
- 小镜子每人一个
- 简单的笑脸贴纸或印章
- 情景卡片(如:别人摔倒、别人帮助自己、别人不开心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5分钟)
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微笑的早晨》,并展示几张微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你们看,这些小朋友为什么笑呢?他们看起来是不是很幸福?”
提问:“你们有没有看到过别人对你微笑?你有什么感觉?”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
2. 实践体验(10分钟)
教师分发小镜子给每个孩子,让他们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并说一句“你好”。然后请几个孩子上台展示自己的微笑,其他小朋友给予掌声鼓励。
教师引导:“微笑就像魔法一样,能让别人感到开心。我们也可以用微笑去帮助别人。”
3. 情景讨论(10分钟)
教师出示情景卡片,如:“小朋友摔倒了,你会怎么做?”“有人帮你捡起东西,你会怎么回应?”让幼儿分组讨论,并用动作或语言表达如何用微笑来回应。
教师总结:“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别人的微笑会给我们力量;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的微笑也会让别人感到温暖。”
4. 游戏互动(10分钟)
游戏名称:“微笑传递站”
玩法:孩子们围成一个圈,教师说出一个词(如“谢谢”、“对不起”、“加油”),听到词的孩子要立刻做出相应的表情或动作,其他孩子则要对他说“谢谢”或“没关系”,并微笑着回应。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儿歌《微笑真美好》:
> 微笑像太阳,照进心房,
> 微笑像春风,轻轻吹荡。
> 对人微笑,心情舒畅,
> 朋友多了,快乐多又多!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对家人微笑,并记录下一天中自己微笑的次数。
四、延伸活动:
1. 在班级设置“微笑墙”,鼓励幼儿每天贴一张笑脸贴纸,记录自己的快乐时刻。
2. 家园合作:请家长配合,在家中也鼓励孩子多微笑,共同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微笑的意义,并在实践中体会微笑的力量。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今后可在活动中加入更多角色扮演环节,进一步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与社交能力。
备注: 本教案内容为原创设计,注重幼儿情感教育与社会性发展,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与兴趣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