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卫生制度】为营造一个整洁、安全、健康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展,根据国家相关卫生管理规定,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卫生责任分工
1. 幼儿园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卫生责任制。各班级教师为本班卫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日常清洁与监督工作。
2. 后勤部门负责公共区域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包括走廊、楼梯、活动室、厨房、卫生间等重点区域。
3. 教师应定期组织幼儿参与简单的卫生劳动,培养其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集体意识。
二、日常清洁要求
1. 每日早晨到园后,教师需对教室进行通风换气,并检查地面、桌椅、玩具等是否干净整洁。
2. 餐前餐后,保育员应对餐具、餐桌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确保饮食卫生。
3. 卫生间每日至少两次全面清洁,保持无异味、无积水,及时更换垃圾袋。
4. 儿童玩具、图书、教具等物品应定期清洗、消毒,防止细菌传播。
三、季节性卫生管理
1. 春夏季节注重防蚊虫、防霉菌,定期检查室内通风情况,必要时使用环保型驱虫剂。
2. 秋冬季节加强保暖措施,同时注意室内空气湿度,避免干燥引发呼吸道疾病。
3. 每学期开展一次全面大扫除,对墙角、柜顶、窗台等卫生死角进行清理。
四、卫生教育与宣传
1. 教师应通过故事、游戏、儿歌等形式向幼儿传授基本的卫生知识,如洗手、刷牙、不乱扔垃圾等。
2. 定期向家长宣传卫生保健常识,鼓励家庭与幼儿园共同维护孩子的健康环境。
3. 利用宣传栏、家园联系册等方式,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师生及家长的防范意识。
五、监督检查与奖惩机制
1. 园方将定期组织卫生检查,对卫生不合格的班级或个人提出整改意见,并记录在案。
2. 对于表现突出、卫生工作做得好的班级或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励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
3. 对因卫生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应急处理
1. 如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消毒等工作。
2. 发现严重卫生问题时,应及时上报园领导并迅速处理,防止事态扩大。
通过严格执行本制度,我园将进一步提升整体卫生管理水平,为幼儿创造一个更加舒适、安全的成长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