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苏轼《海棠》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4页)

2025-07-26 13:58:01

问题描述:

苏轼《海棠》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4页),求快速回复,真的等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6 13:58:01

苏轼《海棠》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4页)】一、原文再现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湿锦裳。

又是清明春色老,柳丝无力燕低翔。

二、试题设计(第1页)

题目一:选择题

1. 下列对“东风袅袅泛崇光”一句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春风轻柔,阳光洒满庭院

B. 春风微弱,光线暗淡

C. 春风强劲,吹动花枝摇曳

D. 春风拂面,带来花香阵阵

答案:A

题目二:简答题

2. “香雾空蒙湿锦裳”一句中,“香雾”指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香雾”指的是海棠花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营造出一种朦胧、柔和的氛围。“湿锦裳”则通过拟人手法,将花香比作水雾,使读者感受到花香的浓烈与湿润,增强了画面感和情感色彩。

题目三:分析题

3. 结合全诗,分析“又是清明春色老”一句所表达的情感。

参考答案:

“又是清明春色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清明时节,万物凋零,春色渐老,诗人借景抒情,流露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三、赏析内容(第2页)

苏轼的《海棠》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小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诗中通过对春风、花香、柳丝、飞燕等意象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春末夏初的景象,展现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深厚的艺术修养。

首句“东风袅袅泛崇光”,以“袅袅”形容春风的轻柔,赋予春风以动感;“泛崇光”则描绘了阳光洒落在花间的情景,给人以温暖而明亮的感觉。第二句“香雾空蒙湿锦裳”,进一步渲染了花香的浓郁与空气的湿润,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

后两句“又是清明春色老,柳丝无力燕低翔”,则是由景入情,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清明时节,春意渐退,柳条无力地垂下,燕子也低飞盘旋,这一切都暗示着春天的结束与夏日的临近,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四、拓展延伸(第3页)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其诗文风格豪放洒脱,富有哲理,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二、艺术特色

1.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东风”、“崇光”、“香雾”、“锦裳”、“柳丝”、“燕”等意象,构建出一个充满生机与美感的画面。

2. 情景交融: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内心的情感,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艺术效果。

3. 语言凝练:诗句简洁明快,用词精准,富有节奏感和画面感。

五、总结归纳(第4页)

《海棠》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苏轼诗歌的审美追求与艺术风格。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与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对于考生而言,理解此类诗词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更要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与艺术构思。通过多角度分析与反复诵读,能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涵与魅力。

(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