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唯是诺是什么意思】“唯唯是诺”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他人时过于顺从、一味附和的态度。这个成语多带有贬义,形容人缺乏主见,对别人的命令或意见总是点头称是,没有自己的想法。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唯唯是诺 |
拼音 | wéi wéi shì nuò |
出处 |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项王曰:‘诺。’……樊哙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项王曰:‘壮士!——又何言!’……” |
含义 | 形容人对别人言听计从,一味顺从,没有主见。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在某些场合中表现得过于顺从。 |
近义词 | 唯命是从、俯首帖耳、百依百顺 |
反义词 | 坚持己见、据理力争、刚正不阿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描述 |
工作场合 | 部门领导布置任务,下属总是点头称是,从不提出不同意见。 |
家庭关系 | 孩子对父母的安排总是无条件服从,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
社交场合 | 在朋友面前总是迎合对方,不愿表达真实观点。 |
三、总结
“唯唯是诺”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在面对权威或他人意见时,总是顺从、没有主见的人。虽然这种态度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显得礼貌,但在需要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场合中,却容易导致失去自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判断力。
以上就是【唯唯是诺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