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的寡什么意思】“曲高和寡”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言论高雅,但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其中,“寡”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字之一,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整个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一、
“曲高和寡”出自《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思是说,歌曲越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这里的“寡”意为“少”,表示人数稀少、难以找到共鸣者。
在现代汉语中,“曲高和寡”多用于比喻高深的学问、艺术或思想不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也常用来形容人因追求高雅而显得孤高、不被理解。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曲高和寡 |
出处 |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 |
拼音 | qǔ gāo hé guǎ |
字面意思 | 曲调高雅,应和的人少 |
“曲”的意思 | 歌曲、乐曲;引申为高雅的艺术或思想 |
“高”的意思 | 高雅、高超、难懂 |
“和”的意思 | 应和、附和、理解 |
“寡”的意思 | 少、稀少 |
整体含义 | 形容高雅的事物难以被大众理解和接受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艺术、学术、思想等高深难懂,受众少 |
常见误用 | 有人误以为“寡”是“孤独”的意思,实则不是 |
三、延伸说明
“寡”在古汉语中常有“少”的意思,如“寡言”、“寡闻”等,均表示数量少或程度低。因此,“曲高和寡”中的“寡”并非指“孤单”,而是强调“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少”。
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语境,避免望文生义。例如:
- 正面使用:他的理论太深奥,简直是曲高和寡。
- 略带贬义:他总是曲高和寡,不愿与人交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曲高和寡”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的体现,反映了高雅与通俗之间的张力。理解“寡”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这个成语的深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