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数学凑十法口诀】在学前教育阶段,数学启蒙是孩子认知发展的重要环节。其中,“凑十法”是帮助幼儿快速掌握加法运算的一种简便方法,尤其适用于10以内加法的计算。通过“凑十法”,孩子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提高心算能力。
以下是关于“学前班数学凑十法口诀”的总结与示例表格,便于家长和老师教学使用。
一、什么是“凑十法”?
“凑十法”是一种基于“10”的加法技巧,其核心思想是:将两个数中的一个数拆分成一个能与另一个数组成10的数,再把剩下的部分加上,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
8 + 5 = ?
可以看作:8 + 2 = 10,然后10 + 3 = 13,所以8 + 5 = 13。
二、凑十法的口诀
为了帮助孩子记忆,通常会用简短易记的口诀来引导他们:
口诀 | 解释 |
一五得五,二四得八,三三得六,四二得八,五一得五 | 这些是常见的“凑十”组合,如:1+9=10,2+8=10,3+7=10等。 |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再加余 | 指的是先找到较大的数,然后把较小的数拆成一个能和它组成10的部分,再把剩下的加起来。 |
补十法,巧计算,心中有数不费力 | 强调通过“凑十”来提升心算速度和准确性。 |
三、常见凑十法实例(表格)
加法式子 | 分解方式 | 计算过程 | 结果 |
6 + 7 | 6 + 4 = 10,7 - 4 = 3 | 10 + 3 = 13 | 13 |
8 + 5 | 8 + 2 = 10,5 - 2 = 3 | 10 + 3 = 13 | 13 |
9 + 3 | 9 + 1 = 10,3 - 1 = 2 | 10 + 2 = 12 | 12 |
7 + 6 | 7 + 3 = 10,6 - 3 = 3 | 10 + 3 = 13 | 13 |
5 + 9 | 5 + 5 = 10,9 - 5 = 4 | 10 + 4 = 14 | 14 |
4 + 8 | 4 + 6 = 10,8 - 6 = 2 | 10 + 2 = 12 | 12 |
3 + 9 | 3 + 7 = 10,9 - 7 = 2 | 10 + 2 = 12 | 12 |
四、教学建议
1. 结合实物操作:可以用积木、水果或小珠子等实物进行演示,让孩子动手“凑十”。
2. 反复练习口诀: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加深记忆。
3. 游戏化教学: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游戏,如“找朋友”(找能和某数凑成10的朋友),激发孩子的兴趣。
4. 鼓励自主思考: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发现规律。
通过“凑十法”的学习,孩子们不仅能更快地完成加法题,还能培养逻辑思维和数感,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学前班数学凑十法口诀】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