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的重点实词和重点句子】《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一篇经典散文,讲述了春秋时期齐鲁长勺之战中,曹刿协助鲁庄公战胜齐国的故事。文章虽短,但语言精炼、寓意深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篇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篇文章的内容,本文将从重点实词和重点句子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重点实词
以下是一些在《曹刿论战》中出现频率较高、意义重要的实词及其解释:
序号 | 实词 | 拼音 | 释义 |
1 | 肉食者 | ròu shí zhě | 吃肉的人,指居高位的官员 |
2 | 鄙 | bǐ | 浅陋,见识短浅 |
3 | 间 | jiàn | 参与,参与其中 |
4 | 玉帛 | yù bó | 玉器和丝织品,象征祭品 |
5 | 弗 | fú | 不,没有 |
6 | 驱 | qū | 驱赶,驱使 |
7 | 靡 | mǐ | 倒下,溃败 |
8 | 既 | jì | 已经 |
9 | 其 | qí | 代词,他们的 |
10 | 以 | yǐ | 用来,因为 |
二、重点句子
以下是一些在文中具有代表性、常被考查的句子及其翻译:
序号 | 句子 | 翻译 |
1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居高位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
2 |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小恩小惠没有遍及百姓,百姓不会跟从。 |
3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这是尽职的表现,可以打一仗。 |
4 | 夫战,勇气也。 | 战争,靠的是士气。 |
5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第一次击鼓能鼓舞士气,第二次就减弱了,第三次就耗尽了。 |
6 | 彼竭我盈,故克之。 | 敌人士气耗尽,我们士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
7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大国难以预测,恐怕有埋伏。 |
8 |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我看到他们的车辙混乱,旗帜倒下,所以追击他们。 |
总结
《曹刿论战》不仅是一篇历史故事,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通过理解其中的重点实词和句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建议在学习过程中多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并反复诵读重点句子,以加深记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