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的意思】“得意忘形”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取得成功或感到非常高兴时,表现得过于兴奋、失去常态,甚至做出一些不合常理的行为。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强调的是情绪失控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得意忘形 |
拼音 | dé yì wàng xíng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衍传》:“衍虽居显职,不以经国为务,唯务清谈,遂致天下大乱。人谓之‘口谈之祸’,其徒皆‘得意忘形’。” |
含义 | 指人因得意而失去常态,行为失当,显得轻浮或狂妄。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他人在成功后态度傲慢、举止失态。 |
近义词 | 忘乎所以、得意洋洋、趾高气扬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谨言慎行 |
二、成语解析
“得意忘形”中的“得意”指的是因为成功或满足而感到高兴;“忘形”则是指失去了平常的体态或举止。整体意思是:人在高兴到极点时,会忘记自己应有的样子,表现出一种失态的状态。
这个成语常用于提醒人们,在取得成就时要保持冷静和谦逊,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迷失自我。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描述 |
工作场合 | 某员工升职后,开始对同事颐指气使,被同事称为“得意忘形”。 |
学习生活 | 考试成绩优异后,学生骄傲自满,不再认真复习,结果下次考试失利。 |
社交场合 | 有人在聚会上炫耀自己的财富,显得轻浮,被朋友批评“得意忘形”。 |
四、总结
“得意忘形”是一个带有警示意义的成语,提醒我们在取得成就时,应保持理智与谦逊。过度的喜悦可能导致判断力下降,甚至影响人际关系和未来发展。因此,学会控制情绪、保持低调,是成熟的表现之一。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文化背景,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