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商品属于存货吗】在企业会计实务中,关于“发出商品是否属于存货”的问题,常有疑问。本文将从会计准则和实际操作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发出商品通常是指企业已经销售出去但尚未完成交付或客户尚未签收的商品。这类商品在企业账面上是否仍作为“存货”处理,取决于其控制权是否转移。
1. 如果控制权已转移:
商品的控制权已经转移到买方,此时应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发出商品不再作为存货。
2. 如果控制权未转移:
在商品尚未交付、客户尚未验收或付款的情况下,企业仍保留对商品的控制权,此时发出商品仍属于存货。
因此,判断发出商品是否属于存货,关键在于控制权的归属,而非商品是否已离开企业仓库。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情况说明 | 是否属于存货 |
控制权已转移 | 商品已交付并被客户接收,所有权转移 | ❌ 不属于存货 |
控制权未转移 | 商品仍在运输途中或未被客户验收 | ✅ 属于存货 |
已确认收入 | 收入已确认,成本已结转 | ❌ 不属于存货 |
未确认收入 | 收入尚未确认,成本未结转 | ✅ 属于存货 |
发货后未收款 | 商品已发出但客户未付款 | ✅ 属于存货(视控制权而定) |
三、注意事项
- 企业在确认收入时,需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的“五步法模型”,判断是否满足收入确认条件。
- 对于发出商品,建议企业根据合同条款、物流信息、客户签收情况等综合判断其是否仍属于存货。
- 若存在长期未收回的发出商品,应定期进行减值测试,避免资产虚增。
如您是财务人员或企业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判断,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