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等身意思解释】“著作等身”是一个常用于形容学者或作家的成语,表示其著作之多,足以与自身身高相等。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在学术或文学领域的成就和影响力。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著作等身”的含义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词语解释
著作等身:原意是指一个人所写的书籍、文章等作品数量之多,足以堆叠到与本人身高相同的高度。后引申为形容一个人在学术、文学或其他领域有大量著述,成就非凡。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夫文士之著述,虽不能尽若古,然其所言,皆可得而观也。故曰:‘著作等身’。”
- 用法:多用于褒义,形容学者或作家的高产和成就。
二、引申意义
类别 | 内容说明 |
学术成就 | 表示作者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大量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
文学创作 | 指作家创作的作品数量庞大,代表其文学造诣深厚。 |
社会影响 | 强调该人的思想或作品对社会、文化有深远影响。 |
职业发展 | 常用于评价一个学者或专家的职业生涯丰富、成果丰硕。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学术会议 | “这位教授几十年来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是学界公认的权威。” |
书籍推荐 | “他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每一部作品都值得一读。” |
人物介绍 | “作为一位资深编辑,他不仅参与了多部重要著作的编纂,自己也出版了数十部作品。”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著作等身”的关系 |
学富五车 | 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广 | 与“著作等身”类似,但更强调阅读量而非写作量 |
才高八斗 | 形容才华极高 | 更侧重个人才智,不涉及著作数量 |
一针见血 | 直接指出问题关键 | 与“著作等身”无直接关联 |
五、总结
“著作等身”不仅是对一个人写作数量的描述,更是对其学术或文学成就的高度肯定。它体现了作者的勤奋、智慧与影响力。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常被用来赞扬那些在知识领域持续产出、不断推动思想进步的人。
关键点 | 说明 |
定义 | 作品数量多,与自身高度相当 |
引申义 | 学术/文学成就高,影响深远 |
使用场合 | 学术、文学、人物评价等 |
文化内涵 | 肯定努力与贡献,体现尊重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著作等身”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承载着对知识创造者的敬意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