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炳烛而学】《炳烛而学》是一则出自《说苑·建本》的寓言故事,讲述了晋平公与师旷之间的对话。故事虽短,却蕴含深刻的哲理,强调了学习应不惧年龄、珍惜时间、积极进取的精神。
一、
故事讲述的是晋平公年老时,感叹自己年纪大了,想学习却觉得太晚了。师旷劝他:“何不炳烛而学?”意思是“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去学习呢?”晋平公不解,问为何年纪大了还要学习。师旷回答:“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意指无论年纪大小,只要肯学习,都能获得智慧和光明。
这个故事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学习没有早晚之分,只要有心,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它鼓励人们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追求进步。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说苑·建本》 |
人物 | 晋平公、师旷 |
主题 | 学习不分年龄,贵在坚持 |
核心观点 |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
哲理启示 | 不论年纪大小,都应珍惜时间,持续学习 |
文体 | 寓言故事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富有哲理 |
现代意义 | 鼓励终身学习,反对因年龄放弃学习 |
三、个人理解与延伸
《炳烛而学》虽然是一则古代寓言,但其思想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迅速,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常态。许多人因工作繁忙或年龄增长而放弃学习,殊不知,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提升自我、丰富人生的重要方式。
师旷的话提醒我们:学习如同点亮灯火,无论何时点燃,都能照亮前行的道路。即使晚年才开始学习,也能带来新的视野和力量。因此,我们应该摒弃“太晚”的想法,勇敢地迈出学习的第一步。
结语:
《炳烛而学》不仅是一则故事,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告诉我们,学习不应被年龄所限制,只要心中有光,任何时候都可以点燃自己的智慧之灯。
以上就是【文言文炳烛而学】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