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鼙鼓指的是什么】“渔阳鼙鼓”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成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原句为:“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句话描绘的是安史之乱爆发时的情景,其中“渔阳”指今北京一带,是当时安禄山起兵的地方;“鼙鼓”则是古代作战用的战鼓,象征战争的开始。
一、
“渔阳鼙鼓”最初是指安史之乱爆发时,安禄山在渔阳(今北京地区)发动叛乱,擂响战鼓,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重大历史事件。后世多用“渔阳鼙鼓”来比喻战争的爆发或动荡的开始,常用于文学作品中,以表达对国家兴衰、社会动荡的感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
原文 |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
含义 | 指安史之乱的爆发,象征战争与动荡的开始 |
渔阳 | 古地名,今北京一带,安禄山起兵之地 |
鼙鼓 | 古代战鼓,象征战争动员 |
引申义 | 比喻重大变故或动荡的开端 |
文学用途 | 多用于诗词中,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三、结语
“渔阳鼙鼓”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历史兴衰的思考。它提醒我们,和平的表象下可能隐藏着动荡的危机,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稳定与安宁。
以上就是【渔阳鼙鼓指的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