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现代意思】“罄竹难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把竹子用尽也难以写完,形容事情多得写不完。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旧唐书·李密传》,用来形容隋朝末年杨广的罪行之多,连竹简都写不下。如今,“罄竹难书”在现代语境中被广泛使用,但其含义已有所演变。
一、
“罄竹难书”在现代主要有两种含义:
1. 贬义用法:指某人或某事的罪行、恶行非常多,无法全部列举出来,常用于批评或谴责。
2. 中性或夸张用法:有时也用于形容某人成就、经历丰富,虽然不带贬义,但更多是带有夸张色彩的表达。
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使用该成语时应结合上下文,避免误解。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罄竹难书 |
出处 | 《旧唐书·李密传》 |
原意 | 比喻罪行极多,竹片写不尽 |
现代含义 | 1. 贬义:罪行太多,难以全部列举 2. 中性/夸张:经历或成就丰富 |
使用场景 | 批评、谴责、描述复杂情况或丰富经历 |
注意事项 | 避免在正式场合滥用,需结合语境判断其褒贬 |
近义词 | 数不胜数、罄不可量、罪大恶极 |
反义词 |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微不足道 |
三、使用建议
在日常交流中,“罄竹难书”可以用来强调某件事物的繁复程度或负面行为的严重性,但在正式写作中,建议根据语境选择更准确的表达方式。如果想表达正面意义,可用“丰富多彩”、“功绩卓著”等词汇代替,以避免歧义。
总之,“罄竹难书”虽有古意,但在现代语境中灵活运用,仍能有效传达丰富的语言信息。
以上就是【罄竹难书现代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