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贾谊与屈原同传】在《史记》中,司马迁将贾谊与屈原同列一传,题为《屈原贾生列传》。这一安排不仅是对两人文学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他们人生遭遇和思想精神的高度概括。尽管贾谊与屈原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两人都因才华横溢而受到朝廷重视,又因直言进谏、不被重用而遭遇贬谪,最终英年早逝,成为后世文人感慨的对象。
一、人物简要总结
| 人物 | 生平简介 | 文学贡献 | 政治遭遇 | 历史评价 |
| 屈原 | 战国时期楚国人,楚怀王时任左徒,后遭谗言被疏远,最终投汨罗江自尽 | 创作《离骚》《天问》《九歌》等作品,开创楚辞体 | 被流放,政治失意,忧国忧民 |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爱国诗人 |
| 贾谊 | 西汉初期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曾任太中大夫,后被贬长沙,病逝于长沙 | 写有《过秦论》《治安策》等政论文,影响深远 | 因权臣排挤被贬,抑郁而终 | 政治思想家,文学天才,悲剧人物 |
二、两人共通之处
1. 才高八斗,文采斐然
屈原以楚辞著称,贾谊则以政论见长,两人皆为当时文坛之翘楚。
2. 忠君爱国,直言敢谏
他们都曾积极向君主进言,提出治国安邦之策,却因触怒权贵而遭贬。
3. 命运多舛,英年早逝
屈原投江自尽,贾谊郁郁而终,均未得善终,令人扼腕叹息。
4. 影响深远,后世追思
两人虽身死名不朽,其作品和精神一直被后人传颂,成为文人志士的精神象征。
三、司马迁为何将二人同传?
司马迁在《屈原贾生列传》中,不仅记录了两人的生平事迹,更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贤才不得重用的惋惜与批判。他借屈原与贾谊的命运,抒发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也寄托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此外,司马迁将两人并列,也体现了他对“士”的理解:真正的士人,应具备忠诚、智慧与操守,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改其志。
四、结语
《史记》中“屈原贾生列传”不仅是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记载,更是对古代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刻反思。他们虽生不逢时,却以不屈的精神和卓越的才华,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的故事,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坚守理想,不惧风雨。
以上就是【史记中贾谊与屈原同传】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