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村头的小广场上聚集了三个人:李大壮、王二毛和张三娃。他们都是村里出了名的“开心果”,只要他们在场,笑声就从不缺席。
李大壮是个爱吹牛的人,他总喜欢说自己去过很多地方,做过许多大事。“我昨天刚从北京回来,那里的高楼啊,比咱们村里的烟囱还高!”他一本正经地说。
“真的吗?”王二毛半信半疑,“那你在北京吃了什么好吃的?”
“当然啦!我在天安门广场吃了烤鸭,味道好极了!”李大壮得意洋洋地回答。
这时,张三娃忍不住插嘴:“哎呀,大壮哥,你是不是又在编故事啊?上次你说去上海吃螃蟹,结果回来连壳都没见着。”
李大壮脸一红,连忙辩解:“这次是真的!不信你们问村长,他应该知道。”
王二毛哈哈大笑:“村长今天都还没起床呢,怎么可能知道你的事?”
正在大家笑闹的时候,远处传来了村长的声音:“你们几个又在这儿捣什么乱?”
李大壮赶紧跑过去,拉着村长的手说:“村长,您可得帮我证明一下,我这次真的去过北京,还吃了烤鸭!”
村长眯着眼睛打量着他,突然灵机一动:“那你说说,北京的烤鸭是怎么吃的?”
李大壮想也不想,脱口而出:“先把鸭子放在锅里炖,然后捞出来切成块,蘸着酱料吃。”
村长笑了:“哈哈,你这是炖鸭子吧?北京的烤鸭是用果木烤制的,皮脆肉嫩,讲究的是一个‘挂炉’手艺。”
李大壮顿时语塞,脸涨得通红。旁边的王二毛和张三娃笑得前仰后合。
“不过嘛……”村长慢悠悠地说,“既然你这么喜欢吹牛,不如下次跟我一起去县城赶集,让我给你找个卖烤鸭的摊位,让你试试手艺如何?”
李大壮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算了,我还是回家种地吧,至少那里不会有人揭穿我的谎言。”
众人齐声大笑,小广场上的气氛更加热闹起来。这个下午,因为他们的欢声笑语,变得格外温暖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