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孟郊贾岛】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唐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诗坛上,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家辈出,而“孟郊贾岛”这两位诗人虽不如前者那般声名显赫,却也在诗史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他们二人并称“郊寒岛瘦”,是中唐时期诗歌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的代表人物。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他一生仕途坎坷,直到四十六岁才中进士,官职不高,生活贫困。然而,正是这种生活的磨砺,使他的诗风沉郁顿挫,情感真挚。他的诗多描写个人遭遇与人生感慨,如《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母爱的深沉与无私,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贾岛(779—843),字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他早年出家为僧,后还俗苦读,终成进士。贾岛性格孤僻,为人严谨,尤其在诗歌创作上追求“苦吟”。他常为一句诗反复推敲,甚至“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其对诗歌的执着与认真。他的诗风清冷峭拔,意境幽远,如《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幽静深远的山水画面,令人回味无穷。
“郊寒岛瘦”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宋代诗评家对他们的评价。其中“寒”指孟郊诗中的凄凉、孤寂之感;“瘦”则形容贾岛诗中那种清瘦、冷峻的风格。两人虽然风格不同,但都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他们的诗作虽不如盛唐气象恢弘,却以独特的个性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
在中唐诗坛上,孟郊与贾岛虽不是最耀眼的明星,但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作品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存状态,也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多样性和深度。今天,当我们翻开这些诗篇,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千年前的深情与孤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