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说和做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与语言特色,是每一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闻一多先生说和做》作为一篇具有深刻思想性和教育意义的文章,不仅是对一位爱国学者的礼赞,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本文将围绕“闻一多先生说和做”这一主题,设计一套适合初中或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方案,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及其主要事迹,掌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文章内容、归纳主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
- 理解闻一多先生“说”与“做”的精神内涵。
-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与表现手法。
-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敬仰之情。
- 如何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发学生思考。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与初步理解
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闻一多先生的历史纪录片片段,或者展示他的一些照片与作品,引起学生兴趣。提问:“你对闻一多先生有哪些了解?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 初读课文(10分钟)
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标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并尝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可适时讲解生词,如“潜心贯注”、“目不窥园”等。
3. 整体梳理(15分钟)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文章结构:分为“说”与“做”两个部分,分别讲述闻一多先生在学术研究与社会活动中的表现。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语句,如“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第二课时:深入分析与情感体验
1. 品读语言(15分钟)
选取文中的典型语句,如“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引导学生分析其修辞手法(比喻、象征等),并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2. 情感共鸣(15分钟)
结合历史背景,介绍闻一多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参与民主运动、最终英勇牺牲的事迹。让学生思考:“如果当时你是他,你会怎么做?”
3. 小组合作探究(10分钟)
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从“说”与“做”两个角度,分析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并准备简短发言。
第三课时:拓展延伸与实践应用
1. 写作训练(15分钟)
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闻一多”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这位爱国学者的理解与敬仰。
2. 情景模拟(10分钟)
设置情境:假设你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面对国家危难,你会如何选择?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角色扮演。
3. 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强调“说”与“做”的辩证关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责任与担当。
四、教学评价方式
-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发言、写作中的参与度与思维深度。
- 作业反馈:通过学生的写作作业,评估其对课文的理解与情感表达。
- 小组互评:通过小组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的设计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调整节奏,增加更多互动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六、教学资源推荐
- 《闻一多全集》
- 《现代汉语词典》
- 相关历史纪录片或视频资料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闻一多先生说和做》这篇文章的内容,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感,达到语文教学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