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试题及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的一篇经典散文,出自《孟子·告子下》。文章通过列举古代贤士的经历,阐述了“逆境中成长,安逸中衰亡”的深刻道理。这篇文章不仅思想深刻,而且语言精炼,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作者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庄子
D. 孟子
答案:D
2.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中提到的“所以动心忍性”的原因?( )
A. 曾益其所不能
B. 苦其心志
C. 劳其筋骨
D. 饿其体肤
答案:A
3. 文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人”指的是( )
A. 普通人
B. 有德之人
C. 有才能的人
D. 有志向的人
答案:B
4.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国家如果内部没有法度和贤臣,外部没有敌对势力,就容易灭亡
B. 国家如果内部有法度和贤臣,外部有敌对势力,就容易灭亡
C. 国家如果内部没有法度和贤臣,外部有敌对势力,就容易灭亡
D. 国家如果内部有法度和贤臣,外部没有敌对势力,就容易灭亡
答案:A
5. 文章的核心观点是( )
A. 人生应当追求安逸
B. 人生应当经历磨难
C. 人生应避免失败
D. 人生应注重享乐
答案: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答案:劳其筋骨
2.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
答案:曾益其所不能
3.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__________。”
答案:死于安乐
4.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_________。”
答案:国恒亡
5. 文中提到的“舜发于畎亩之中”,“发”的意思是__________。
答案:被起用 / 被选拔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简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
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在忧患中能够成长,在安逸中容易堕落。只有经历过艰难困苦,才能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和能力;而长期处于安逸环境中,反而会丧失进取精神,最终导致失败或灭亡。
2.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理解。
答: 这句话说明,一个人若要承担重大责任,必须先经历内心的磨练和意志的考验。只有在困难中不断锻炼自己,才能具备足够的能力和毅力去应对未来的挑战。这启示我们,面对困境不应退缩,而是要勇敢迎接,因为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四、作文题(20分)
请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结合历史人物或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感悟。
提示: 可以引用孔子、孟子、范仲淹、苏轼等历史人物的事例,也可以联系现代社会中的竞争与压力,论述如何在逆境中成长,避免因安逸而失去奋斗的动力。
总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极具启发性的文章,它提醒我们: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唯有在苦难中磨砺自我,才能成就非凡的人生。同时,也警示人们不要沉溺于安逸,否则终将走向失败。学习这篇课文,不仅有助于提升语文素养,更能引导我们在生活中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