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溢美之词是什么意思】“溢美之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对某人或某事的赞美过于夸张、不切实际的情况。这个成语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褒义的,但实际使用中往往带有贬义色彩,用来指出对方的夸赞并不真实。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溢美之词 |
拼音 | yì měi zhī cí |
出处 | 《汉书·司马迁传》:“然其言多浮夸,未尽其实,故后世称其为‘溢美之辞’。” |
释义 | 指过分夸张的赞美之词,形容说话或文章中的赞美过于夸大,不符合实际情况。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他人过度的赞美,也可自谦时表示自己话语不够恰当。 |
近义词 | 虚夸、浮夸、夸大其词 |
反义词 |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恰如其分 |
二、使用场景与示例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他人夸赞失真 | “他的话全是溢美之词,根本不了解事情的真相。” |
自谦表达 | “我这番话可能有些溢美之词,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
文章评论 | “这篇文章的评价有些溢美之词,缺乏客观分析。” |
三、常见误解
很多人误以为“溢美之词”是纯粹的褒义词,认为它表示“非常美妙的词语”。但实际上,这个成语的核心在于“溢”,即“超过、过分”的意思,因此整体含义偏向负面,强调的是“赞美过头”。
四、总结
“溢美之词”是一个典型的褒贬结合的成语,表面看似赞美,实则含有批评意味。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因误解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通过以上表格和文字说明,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这一成语的真正含义及其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