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首流传甚广的诗作,其作者据传为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植。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传递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原文: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翻译:
把豆子放在锅里煮成汤,
滤去豆渣留下豆汁。
豆梗在锅底燃烧,
豆子在锅中哭泣。
我们本是同一根上长出的兄弟,
为何互相残杀如此急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豆子和豆梗的关系比作兄弟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骨肉相争的痛心疾首。诗中的“豆”象征着自己,“萁”则象征着自己的兄长曹丕。诗人在短短几句中,既描绘了烹饪的过程,又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使读者在感受到语言美之余,也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无奈与悲哀。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一句尤为经典,它不仅揭示了兄弟间不该自相残害的道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人们普遍面临的生存困境。曹植以此诗向兄长表明心迹,希望得到宽容与理解,但最终未能改变命运。
总的来说,《七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至今仍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它不仅仅是一首反映个人遭遇的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人性、亲情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之作。